徐茵一點都不覺得北大荒的生活枯燥、乏味。
有人若是覺得,那肯定是沒有發掘勞動的美。
一寸寸土地從腳下開墾出來,越來越多的荒地種上了莊稼。
從春耕到夏忙、再到秋收,從無到有、從少到多,一株株莊稼最終脫粒成一顆顆彌足珍貴的糧食,充實著祖國母親的糧倉。
這種滿足感、這種成就感,足以彌補勞作時的艱苦、疲累。
農閑時,她和程少瑾經常去山里轉悠,挖挖野菜、刨刨鮮筍、采點菌菇,偶爾打只山雞、野兔,改善一下伙食,婚后的小日子過得忙碌而又充實。
程少瑾見她喜歡吃山雞,就在宿舍后面用竹籬笆圈了個小院子、搭了間雞舍,給她養了幾只雞。
山雞干瘦肉少,哪有家養的雞脂肥肉厚、吃起來滿足?
雞食也方便,徐茵在院子里撒了一波雞草,雞草的草籽是雞最喜歡吃的。
偶爾給它們拌一次糠皮麥麩小碎米,都算加餐了。
吃飽喝足的雞崽們在院子里撒歡奔跑。
其他人起初嫌養雞麻煩,天天要給雞喂食,還要清掃雞舍,墾荒就夠累的了,有點時間誰不想懶在炕上休息?
實在想吃,過年了大家湊一袋口糧,找屯民換個半只,不也能吃上幾口雞肉?
可當春去秋來,糧食順利入倉、北大荒飄起第一場雪,徐茵小倆口開春養的雞崽,終于長成了過年時端上飯桌的白切雞、辣子雞、黃燜雞等肥溜溜的模樣,不禁垂涎三尺。
不用湊口糧就能吃上雞,而且還不止半只,足足好幾只呢,大伙兒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