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元當國后,原宋金地區高度發達的封建社會,退化為半封建半奴隸社會。上千萬人淪為奴隸。尤其是元初,人口買賣竟成為大宗貿易。
元朝起義不斷,戰亂頻仍。蒙古軍隊每次出征,都強擄大量百姓和戰俘為奴,或shu21.cc瓜分或發賣,稱之為“驅口”。“蒙古官人”以“驅口”多寡彰顯財富。
“蒲大官人”這樣的大奴隸主,各地都有。
元朝由于苛政如虎,徭役如山,導致大量流民。《元史-戶籍》記載,“流民三有其一”,流民竟然占據人口三分之一!
元朝大臣趙天麟說:“逃民皆無奈之民,倘能存生,豈有逃哉。”可見一斑。
劉秉忠曾上書忽必烈:“差徭甚大,官吏乞取,民不堪當,是以逃竄甚眾。”
《紫山大全集》中記載:“今日尚矣,明日將如何矣。吾血肉不堪以充賦稅,與其閉口而死,不若茍活以逃。”
這兩個因素,為李洛移民出海提供了很大便利,讓他有信心在五年內遷徙幾十萬流民去寶島,而不會引起元廷注意。
就像現在,這水軍巡檢明明看到他運載這么多百姓,卻全不在意,當然是司空見慣了。
所以,很快對方就放行了。李洛再次吩咐升帆開船。
一路上,遇見不少島嶼,李洛每次都懷疑是不是就是目的地,都被崔秀寧否決。
第五天早上,船隊已經進入臺州海域,又遇到臺州千戶所的巡邏水軍,結果對方上船搜檢,花了兩個銀瓶終于放行。
“快了,還有十幾海里,最遲下午肯定能找到大陳島!”崔秀寧看著海島圖說道。
李洛精神振奮起來,“最好今天找到軍需物資,盡快裝船,然后直往寶島!”
崔秀寧出了船艙,找到船長樸海生,告訴他微調帆舵,往東南方向直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