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在趙鴻杰告知有冬至詩會的時候,沈憶宸就興致寥寥。這倒不是說他多麼淡泊名利,對於名揚天下沒有任何想法什麼的。
而是肚子里面有多少墨水,沈憶宸自我認知清楚的很,詩會這種玩意越隆重,那對於詩作的要求就越高,到時候拿什麼作品去參加???
靠自己原創吧,估計是過去丟人的,特別是在《臨江仙》名揚應天府情況下,外界對於自己期望肯定非常高。
哪怕小宇宙爆發真寫出一首佳作,有了《臨江仙》珠玉在前,寫的再好也會被人認為江郎才盡。
實在不行做文抄公吧,明代又不是唐宋那種詩詞盛世,而是有名的詩詞中衰之世。壓根就找不出多少能穩壓《臨江仙》的作品,就算有其他同等佳作,也得看情景適不適合。
總不可能秦淮河畔風花雪月,你來一首邊塞詩,也太不應景了。
所以沈憶宸盡量避免參加這種文人雅士聚會,我本俗人,還是不湊這個熱鬧了。
只是這種回答放在林震他們幾人耳中,簡直就是不可思議了。
前面沈憶宸拒絕去昭文書院,還能解釋尊師重情,而冬至詩會是多少文人士子夢寐渴求的場合,一般人還沒有資格參加。
現在機會都擺在沈憶宸面前,他還拒絕了?
“憶宸,就算你不喜追名逐利,參加冬至詩會也能開拓眼界,廣結天下士子,百利而無一害。”
林震開口勸說了道,這種好機會他不愿意沈憶宸錯過。
“對啊憶宸,冬至詩會一年一次,乃南直隸最大的文人盛會。如若錯過的話,明年大b之年想參加都沒有空閑了?!?br/>
李庭修也在旁邊附和道,名氣很多時候對於科舉也有幫助,你一個名揚天下的才子文章,主考官也得多看兩眼。
“所言在理,老朽屆時也會到場,看看今年的南直隸,是否依舊文風鼎盛?!?br/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