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海禁乃太祖皇帝定下來的祖制,絕對不可lAn開,還請陛下慎重考量!”
“大明立國接近百年,哪怕禁海之前也沒收過商稅,設海關豈不是與民爭利?”
“前幾年還有倭寇來襲,松江府大寧衛被攻陷,官兵Si傷數百,現在開放海禁如何保障萬里海疆?”
“臣聽聞沈閣老還打算重啟下西洋,如今朝廷南征麓川,北討兀良哈三衛,更有瓦剌部虎視眈眈,哪來的銀錢去如此揮霍!”
一石激起千層浪,站在奉天殿後排的中層官員,以及殿外臺階上的科道言官們,反對的聲音可謂是愈演愈烈。
其中有私心,有腐儒,更有純粹為了反對而反對的。望著這群起激憤的模樣,景泰帝朱祁鈺把目光放在了沈憶宸身上,他早就預料到有此種情形的發生,如何解決還得始作俑者去處理。
感受到皇帝的目光,沈憶宸這時候清咳兩聲,然後轉過身來用著銳利無b的眼神注視著後面眾人。
身居高位的官銜,加上長久領軍作戰帶來的殺氣,如今的沈憶宸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在朝會上唯唯諾諾的小官。哪怕以不畏強權著稱的科道言官,此時都沒有人敢長時間與沈憶宸對視,這GU不怒自威的其實堪稱驚人!
很快喧囂的奉天殿內外,就變得鴉雀無聲起來,沒有高層大佬的支持這些反對的官員不過是烏合之眾,誰又敢去擋沈憶宸的鋒芒?
“諸位同僚的意見,本閣部俱已考量過,大明如今國庫空虛,急需東洋的銀錢、西洋的米糧,這些只有開海禁從番邦蠻夷獲取。”
“另外倭寇來襲更是不足為懼,本閣部可以明擺著告訴各位,大沽海防口駐紮一支下西洋級別的寶船艦隊,別說是區區倭寇跳梁小丑,即刻滅了倭國都易如反掌。”
“最後便是與民爭利,如今海上走私貿易的那些海船,真的是升斗小民能造出來的嗎?”
說罷,沈憶宸目光再次掃視那些反對的官場,這一次別說是與之對視,稍一觸碰到沈憶宸的眼神便趕緊低頭下去,他們很清楚這些話語背後的意思。
話到了這個份上,戶部尚書金濂當即出列,為沈憶宸站臺道:“陛下,南北兩地邊關戰事一觸即發,朝廷目前銀錢米糧難以為繼。同時為了避免去年漕運擁堵帶來的危機,開放海禁刻不容緩,否則將重蹈京師之圍的覆轍!”
金濂把後果給說的十分嚴重,這不是給景泰帝朱祁鈺施壓,而是讓滿朝文武擁有一種危機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