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車訓練場,數十輛坦克以及裝甲車正在這片空地上進行戰術演練,炮手們對著目標靶實彈射擊,硝煙火光彌漫。還有一些坦克駕駛員利用老式t26訓練新兵的駕駛技術,場面非常熱鬧
“八號車快速跟上,一號車二號車放低速度…”
“你們手里的無線電不是擺設!各車長注意觀察周圍環境,及時通知做出調整!”
“裝甲車游弋在側翼,注意保持間距,隨時應對周圍情況……”
袁立站在指揮臺上,用無線電通訊器指揮著坦克團,一個個指令不斷下達。
而另一邊,洪木則是引導新兵做著駕駛、開炮、隊列行進等基礎訓練,輔兵和運輸團部隊也沒閑著,幫忙運送彈藥物資、檢修裝備成了他們旳必修課。
……
在訓練場旁邊的一座小山包上,陳繼澤等一眾裝甲旅高層軍官正在此處積極討論著戰術安排。
山下來來回回疾馳的坦克戰車揚起了巨大的煙塵,那泛著銀光的粗大炮管兇悍無比,裝甲車上的大口徑機槍更是威風凜凜。
廖銘禹興致勃勃地拿著望遠鏡翹首觀望,裝甲旅看樣子已初具規模,不過在實際作戰方式上可能要進行大量調整,不然很難適應緬甸戰場這一環境。
“繼澤啊,你感覺裝甲旅以后該走什么路子呢?”
這句話倒把陳繼澤給問愣了,裝甲部隊還能走什么路子?不就是以強大的火力和防護性突破敵人陣地,支援步兵進攻嗎。
心中雖然有些疑惑,不過他還是一老一實講出了自己的認知:
“坦克應當作為步兵的支援性武器伴隨步兵進行聯合作戰,我把裝甲旅當成一個鐵爪,用來撕開在坦克支援下步兵師從敵人防線上打開的缺口,以此擴大戰果同時減少步兵攻堅所帶來的損失。”
廖銘禹聽完只是不置可否的點點頭,他的想法和早期美軍對坦克的戰術理念十分一致,都認為坦克是伴隨步兵行動的利器,但他們都忽略了坦克集群作戰所帶來的可怕優勢。